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

综合新闻

我校师生学习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一审:陈灿灿    二审:曾朝阳    三审:冯伟    
加入时间:[2025-10-29]   阅读次数:[]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连日来,我校师生持续深入学习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与成长,畅谈使命担当,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唐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谋划系统、战略清晰、部署精准,是“十五五”时期谱写新篇章、夺取新胜利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其成果彰显了党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大势、保持定力、增强信心的卓越领导力,是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动员令和作战图。组织部、党校已迅速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纳入各主体班课程,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抓好学习。在全会精神指引下,组织部、党校将进一步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本领,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彭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规划蓝图,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鲜活素材与时代内涵。一是以全会精神深化理论武装。将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原则融入课程目标体系,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精准对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二是以实践教学强化育人实效。依托地方资源和校企合作基地,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实践课,组织学生调研乡村振兴、科技自主创新案例,用社会大课堂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三是以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理论+实践”课堂,组织学生调研本地高质量发展实践,让抽象理论落地。组建师生宣讲团,面向学生开展分众化宣讲和微视频传播,增强思政课的互动性与吸引力。

学生工作部部长:董俊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我深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鼓舞,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全会擘画的发展蓝图,为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校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我们将自觉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将其融入“三全育人”全过程。特别是要依托我校已构建的“四域四式”网络育人体系,善用易班、智慧学工等融媒体平台,将全会精神的宏大叙事转化为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青言青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我们将聚焦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强化价值引领,教育引导广大衡师学子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青春力量,确保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发展规划处处长:郑文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其中关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部署,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工作实际,全会对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原则,为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让人深受启发和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发展规划处将坚定不移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将规划编制工作与国家和省市发展紧密结合,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扎实推进改革,科学编制好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凌飞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院第一时间组织师生开展专题学习。学院党总支将继续带领全体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担当作为。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肖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把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全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指出了三大核心策略:第一,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地方应围绕“固本升级、创新育新”主线,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与新兴产业培育并举。通过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数智技术供给,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提升产业链智能化水平。同时,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增长极。第二,要深化区域协同与城乡融合,优化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四大战略”叠加效应,推动跨区域产业协作与要素流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第三,要强化制度创新与风险防控,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营造统一大市场环境。完善风险预警与处置机制,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贺琴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宏伟蓝图,也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党的四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与专业教学,创新“大思政课”形式,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建设,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学科升级。面向“十五五”时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治理现代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展现新作为,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教授:周镕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区域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全会强化“强农惠农富农”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政策导向,作为一名地方师范院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我深受启发。下一步,我将在教学与科研中贯彻三点:一是把全会要求融入课程,将低碳农业、生态补偿与区域空间治理作为课堂案例,培养学生的政策分析能力;二是围绕优化要素配置与产业集聚开展应用研究,提出适宜本地的低碳稻作与产业集聚路径;三是深化校地协同,推动科研成果向地方政策咨询与技术推广转化,提升地方农业质量效益与生态效益。我们要以扎实的学术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贡献地方智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谢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确定了奋斗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正是筑牢创新根基的战略考量,数字中国建设则为全域创新插上翅膀。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深入研究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努力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决策建议,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4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一班:庄陈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描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十五五”的奋进号角。让我们正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师范生心潮澎湃,深感责任重大。全会指引的方向,正是我们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舞台。“马院姓马,在马言马”,我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夯实理论根基、锤炼育人本领,既做全会精神的“学习先锋”,更当“青春宣讲员”,让党的创新理论带着温度、沾着泥土深入00后心中。我将以全会精神为动力,努力成长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思政课教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2024级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二班:严晨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顺应信息技术潮流”, 作为新闻专业大学生,我们既要深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脚力奔赴基层、笔力传递全会精神,将“十五五”宏大叙事转化为田间增收、车间突破的民生故事;又要借青年对新形态的敏感,以短视频、互动H5让“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更鲜活,回应文明传播需求。 我愿以手中的笔和镜头为桨,在时代浪潮里当好“瞭望者”,让青春的声音与全会的号角同频共振,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青年学子的青春力量。

2023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五班:吴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青年学子们点亮了前行的航标,更让我们文学院学子对“文化自信自强”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与文化传承者,我们当自觉担当新的文化使命。既要深耕经典、潜心研读,让千年文脉在笔端流淌,在中华文化滋养中探寻文脉,传承好讲述好中国故事;更要勇敢创新,善于表达,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落地生根。文化是塑造国民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载体。我们将以笔为桥、以教育为志业,让理论拥有温度,让思想浸润人心,为文化自信自强,书写属于这代人的青春篇章。

2024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徐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制度型开放"蓝图,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贸易知识框架,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将以"既看GDP也看GNI"的新视野重新规划学习路径,既要掌握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传统优势领域,更要深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兴领域,努力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国际视野,在推动中国从"全球工厂"向"全球创新节点"跃升的进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经贸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