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会现场
深圳大学李红教授讲授《抗击敏感,促进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超教授讲授《道德认知和情绪的心理与脑机制研究及应用》
11月18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心理学候任理事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深圳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刘超教授应邀来到学校,在理科楼三号楼中108室为师生代表作学术报告,解密情绪与道德认知。校长皮修平出席学术报告会并致欢迎词。副校长陈敏主持会议。
皮修平代表学校向两位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两位专家学术造诣深厚,能来衡师讲学、指导工作,这将对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心理学学科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表示,近年来,学校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与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分不开,更与各路专家大师对学校的关心支持分不开。目前学校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他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师生继续努力,砥砺奋进,乘势而为,为学校更好更快发展添砖加瓦。
李红教授作了题为《抗击敏感,促进健康》的学术讲座。他说,在当今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的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因此,减压和情绪调节尤为重要。情绪不只是精神活动,它强烈影响全身反应。无论正性或负性情绪,都具有显著不同的强度差异,人类普遍存在对负性刺激的加工偏向,但人脑对不同强度的负性刺激有着怎样的加工偏向?他介绍了心理学实验的双选择Oddball范式,通过负性情绪强度实验和正性情绪强度实验,得出了“人脑对不同强度的负性刺激的情绪反映不同,而对不同强度的正性刺激的情绪反应一致”的结论,也即负性情绪强度效应。随后,他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容易受轻度负性刺激的影响,甚至对中性突发刺激也会产生负性情绪,即女性具有更高的负性情绪易感性,由此,他认为,女性发生情绪障碍的比率是男性的2-3倍,这都是过分敏感惹的祸,所以要抗击敏感,以促进心理健康。
刘超教授介绍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的心理与脑机制研究及其在教育、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他说,公平与欺骗是道德认知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公平与欺骗问题上,人们有“伪君子”“真小人”等不同的心理策略。通过介绍最后通牒游戏的研究范式以及真实双人重复互动的实验研究,刘超教授深入浅出地揭示了面对面伪君子欺骗行为及其脑机制、面对面互动中欺骗的适应现象及其脑机制。同时,他介绍了道德情绪领域中的内疚和羞耻的研究范式,通过建议—决策游戏实验和ERP研究、fMRI研究,探讨了内疚和羞耻的脑机制,并通过有趣的行为实验验证了物理清洗能极大减轻内疚情绪以及清洗效应存在的文化差异。最后,他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这些研究成果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罪犯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
教育硕士2019级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曹昕艺说,抱着“听不听得懂不重要,见见世面就好”的心态而来,但两位教授的报告却并未令她感到晦涩深奥,专家们将心理学尖端领域的研究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表达,并与社会热点话题紧密联系,实在是精彩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