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

媒体衡师

【衡阳日报】“孝文化”的精神内涵
文字:许珂   
加入时间:[2017-06-22]   阅读次数:[]


2017年6月20日  第6版

                   

                         

                                            朱迪光
    “孝道”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其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
  近日,衡阳师范学院朱迪光教授做客国学讲座,以“孝”为主题,告诉我们“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古代“孝”的基本精神——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论语》或许不是最早提到‘孝’的著作,但绝对是最早系统论述‘孝道’的。”朱迪光告诉大家,孔子认为 “孝”的要求有7个:一赡养是最基本的,二必须有恭敬之心,三无违礼的规定,四必须克服一切畏难情绪,五必须继承父亲的遗志,六要注意父母的身体状况及年纪大小,七是父母在不远游。
  儒家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孝道就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就是说,青少年时期要保护好身体,减少父母担忧,是孝的开始。“教”字一边就是“孝”,说明教育是从孝道开始的,对少儿教育应从孝道始。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把行孝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事亲”,而 “事君”、“立身”的要求却是孝道的延伸。“事亲”是对于父母的具体孝道行为,在《孝经》中强调从内心中真实流露的情感来表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即是很明白说明了孝的行为是出于情感,人单纯面对人真实的情感表现。“父子之道,天性也。”认为父子之间的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指的是对于父母的敬奉,而由这样的事亲情感扩展到对君王的侍奉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在这里认为忠孝的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同时,《孝经》对不同社会角色有不同的尽孝要求。
  在我国春秋时期,社会成员分许多等级,最高层为天子,其次是诸侯,接着是卿大夫、士,普通民众是庶人。从天子到卿大夫都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士为没有掌权的统治集团后备成员。
  当天子的不能只是伺候好自己的父母,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管辖的百姓带来幸福,所谓“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相当于高层干部,如何尽孝?《孝经》提出“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如果身为高官却骄奢淫逸、违法乱纪,最终入了监狱,自己受罪,父母蒙耻,就不能算孝子。卿大夫和士相当于中、下层干部与后备干部,言行举止要谨慎、守规矩,不能胡说八道、胡作非为,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这就是孝。庶人只要勤俭,保证赡养父母,心中又有敬意,也就行了。
  由此可见,《孝经》确定了“孝道”的三阶段和社会各阶层“孝”的要求,这就形成了制度化“孝道”,也就是“孝治天下”。如,“三纲”实际上也是一种“孝治天下”的表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当代“孝”的三种境界——感恩、责任和最纯的人性
  可以说, “孝”在当今社会的内涵之一,就是要怀着感恩之心、诚敬之情赡养父母,做好生老病死中的每件事。
  比如说,“回家过年”家在何方?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对这两位给予自己生命的人,为他们做多少都不够。孔子说“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对老人的赡养更要从心而发,把父母放在心上,不敬就是不孝。
  而“孝”也是一种温情、一种感恩,“百善孝为先”反过来说就是“百孝善为上”,孝也好善也好,倡导孝道文化可以弘扬个人的感恩品质,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更能架起一座人与人之间爱心的桥梁。
  朱迪光认为,“孝”从根本上就是“恩”,要感恩、知恩。懂得感恩父母,才会懂得感恩他人。同时,“孝”不仅仅局限在小家。有了各行各业的各守其责,我们每个人才能过上好日子,我们更要怀一颗对祖国人民的感恩之心来孝祖国、孝人民,这是“孝”的外延。
  试想,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很难想象他会感恩他人、热爱祖国和人民。培育感恩之心,要从父母开始,依次生发孝顺、亲情、感恩,继而延伸至他人至祖国至人民,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
  其次,尊重生命和承志立身也是“孝”的当今内涵。如,“责任”、“担当”也是很重要的“孝行”。“孝”讲感恩实际上也是一种责任,是对生我养我的父母负责。珍惜生命是每个人行孝尽孝的开始,更是最基本的责任。而除了珍惜生命,做子女的,更要以嘉言善行和出色成就让父母为之荣耀、受到尊崇,这就需要我们成为“有担当”的人。
  倡导“孝文化”还有利于培养我们对祖国的担当意识。国家是我们世代生活的地方,我们有责任对她进行感情回馈。
  再者,“孝”还有一种境界,也就是最纯的人性。现在的城市渐趋拥挤,但人心与心的距离却逐渐疏远,邻里冷漠甚至成为了当下的一种“社会病”,缺乏信任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怎么办?专家认为,“孝悌”精神就可以教育和匡正这种社会病。
  “孝文化”讲“亲亲而博爱”,这是构建“信任”的基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当今社会,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老的淳厚民风。“孝”延伸为“孝悌”,我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兄长、亲人,还要用同样的感情和信任去对待他人和社会,从亲情血缘关系扩展到邻里关系乃至社会关系。
  “孝文化”讲“和”、“顺”,倡导孝文化有利于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工作中互帮互助,给社会生活增加亲切感,为人际关系增加温度,也才能营造一个和谐信任、守望相助的“邻里中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依靠本民族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来支撑,而“孝文化”中的仁爱本性、感恩诚敬、和谐信任、担当意识、爱国情怀等精神内涵,就属于必须坚持的“文化自信”。

    相关链接:http://epaper.hyqss.cn/hyrb/html/2017-06/20/content_6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