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 第6版
本报讯(记者 许珂)优雅得体的行为是高尚人格和美好形象的写照,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哪些礼仪知识?10月27日9:30,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第112讲将在市广电演播厅举行。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谢琳为大家主讲《“礼”的嬗变》。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古代华夏族正是以丰富的礼仪文化而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赞誉。早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孟子也重视“礼”,并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从这些思想家的言论中不难看出,礼仪是适应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相关链接:http://epaper.hyqss.cn/hyrb/html/2017-10/26/content_3_9.htm